时间: 2025-05-03 10:5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52:01
词汇“[晬时]”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笔误或者特定领域的术语,但在通用汉语中并不存在。因此,我将基于假设“晬时”是一个虚构或特定领域的词汇来进行分析。
假设“晬时”是一个表示特定时间段的词汇,可能指的是一个非常短暂的时间,或者是一个特定的关键时刻。
在文学中,“晬时”可能用来形容故事中的关键时刻,如转折点或高潮。在口语中,如果该词汇被广泛接受,它可能用来描述等待中的某个特定时刻。在专业领域,如果“晬时”是一个技术术语,它可能指代某个精确的时间点或周期。
由于“晬时”是一个假设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如果它是一个新兴的网络用语或特定领域的术语,它的含义和使用可能会随着时间和上下文的变化而演变。
如果“晬时”在某个特定的文化或社会群体中被广泛使用,它可能承载着该群体的特定价值观或期待。例如,在强调效率和精确性的文化中,“晬时”可能被用来强调时间的宝贵和决策的重要性。
对于个人而言,“晬时”可能引发紧张、期待或兴奋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了一个重要的、可能改变结果的时刻。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做出重要决策的时刻,可能会用“晬时”来形容那个时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晬时”来描绘一个戏剧性的转折点:
在爱的晬时,
星辰停步,
心跳如鼓,
命运的轮盘,
在此刻转动。
视觉上,“晬时”可能让人联想到钟表的指针停在某个特定的位置,或者是一个紧张的面部表情。听觉上,可能是心跳加速的声音或是钟表滴答作响的声音。
如果“晬时”是一个特定文化中的词汇,那么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解释其含义来传达相似的概念。
尽管“晬时”是一个假设的词汇,通过对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词汇在语言表达中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精确性和深度。
1.
【晬】
周年。又特指婴儿周岁或满百日。
【引证】
《清史稿》-李家生子,方晬,而丧失。
【组词】
试晬、 晬日
一周时。即一昼夜。
【引证】
《灵枢·上隔》-下膈者,食晬时乃出。
【组词】
晬时
2.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