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3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32:09
“洗耳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专门洗耳朵的人。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喜欢听取新鲜事物、乐于接受新知识的人,或者形容对某种事物非常感兴趣,渴望了解更多信息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洗耳翁”常用来形容那些对知识有着无限渴望的学者或文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对某个话题特别感兴趣,总是想了解更多。在专业领域,可能用来形容那些不断追求新知、更新自己知识库的专业人士。
同义词:求知者、好学者、知识探索者 反义词:闭塞者、无知者、守旧者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求知者”更强调对知识的追求,“好学者”则强调学的惯,“知识探索者”则强调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反义词则强调对新知识的不感兴趣或排斥。
“洗耳翁”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源自古代对知识分子的描述,强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如同清洗耳朵以听取更多声音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对新知识有强烈兴趣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知识被视为非常重要的资源,因此“洗耳翁”这样的词汇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对终身学的重视。
“洗耳翁”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个开放、好学、不断进步的形象。它鼓励人们保持好奇心,不断学*和成长。
在个人生活中,我遇到过许多“洗耳翁”式的人物,他们总是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不断学*,这种态度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激励我也成为一个不断追求新知的人。
在诗歌中,可以将“洗耳翁”融入到描述一个人对自然界声音的欣赏,如:“晨曦中,他如洗耳翁,聆听鸟语花香,心随自然悠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老人坐在窗前,专注地阅读书籍,周围是书架和知识的海洋。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翻书声、笔触声,以及内心的思考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vid learner”或“knowledge seek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通过对“洗耳翁”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所蕴含的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提醒我要保持好奇心,不断学*,成为一个真正的“洗耳翁”。
1.
【洗】
洗脚。
【引证】
《说文》-洗,洒足也。
姓。同“冼”。
2.
【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耳,主听也。 、 《白虎通·情性》-耳者,肾之候。 、 《春秋·元命苞》-耳者,心之候。 、 《鬼谷子·权篇》-耳目者,心思之助也。 、 《易·说卦》-坎为耳。 、 明·刘基《苦斋记》-忠言逆耳利于行。 、 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组词】
耳目官、 耳斡儿、 耳朵垂子、 耳根厢、 耳顺
3.
【翁】
(形声。从羽,公声。本义:鸟颈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翁,颈毛也。 、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鸟头上毛曰翁。翁,一身之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