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1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7:45
词汇“义居”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领域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义”通常指正义、义务或道义,而“居”则指居住或居所。结合起来,“义居”可能指的是一个符合道义或义务的居住地,或者是一个为了履行某种义务而居住的地方。
由于“义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义”和“居”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强调居住地的道德和社会属性。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义居”可能被用来强调社区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在强调社会责任和道德价值的社区或组织中。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不太容易遇到与“义居”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除非参与了某些强调道德和社会责任的社区或组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建起了义居,
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道德的重量。
由于“义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或概念,强调居住地的道德和社会属性。
“义居”这个词汇强调了居住地的道德和社会责任,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太常用,但在特定的社会或文化背景下,它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概念。
1.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
2.
【居】
(象形。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胫蹲踞形。本义:蹲着)。
同本义 同: 踞
【引证】
《说文》-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俗居从足。 、 《史记》-不宜居见长者。 、 《左传》-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