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5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58:57
词汇“悼悲”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悼”和“悲”。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悼悲”字面意思是指对逝去的人或事物的哀悼和悲伤。其中,“悼”指的是对死者表示哀悼,“悲”则是指内心的悲伤和痛苦。
“悼”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哀悼死者。“悲”字则更早,见于《诗经》,意为悲伤。这两个字结合使用,强调了哀悼的情感深度。
在**文化中,对逝者的悼悲是一种传统礼仪,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死亡的敬畏。在社会背景中,悼悲也反映了人们对失去亲人的共同情感体验。
“悼悲”这个词让我联想到葬礼上的哀乐和人们的泪水,感受到一种沉重和哀伤的氛围。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一次亲人的去世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悼悲”的情感。那段时间,家中充满了哀伤和沉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悼悲”:
春风不识人间泪,
悼悲声中花自落。
看到“悼悲”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黑白照片、哀乐和哭泣的声音。
在英语中,“悼悲”可以对应为“mourning”和“sorrow”,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情感上是相通的。
“悼悲”这个词深刻地表达了人类对失去亲人的哀伤和悲痛。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1.
【悼】
(形声。从心,卓声。本义:恐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 、 《国语·晋语》-隐悼播越。 、 《周书·谥法》-恐惧从处曰悼。 、 张衡《西京赋》-怵悼栗而耸兢。 、 《诗·桧风·羔裘》。注:“动也。”-中心是悼。 、 陈寿《三国志》-心栗手悼,书不成字。
【组词】
悼栗、 悼慑
2.
【悲】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悲,痛也。 、 《广雅》-悲,伤也。 、 《诗·小雅·鼓钟》-忧心且悲。 、 《诗·召南·草虫》-我心伤悲。 、 《素问·宣明五气篇》-并于肺则悲。 、 《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至于悲谷。 、 晋·干宝《搜神记》-何哭之甚悲也。 、 《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组词】
悲怆、 悲怨、 悲惋、 悲吟、 悲忧、 悲郁、 悲涕、 悲哭、 悲怒、 悲疚、 悲戚、 悲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