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3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34:14
浮筒:浮筒是一种设计用于浮在水面上的装置或结构,通常由轻质材料制成,如塑料、木材或金属,具有足够的浮力以支撑重量。浮筒广泛应用于水上运输、码头建设、水上娱乐设施、海上石油平台等领域。
浮筒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英语中的“flota”,意为“漂浮的物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不同的语言和专业领域中发展出了特定的含义和应用。
在海洋文化中,浮筒常常与渔业和海上生活联系在一起。在一些沿海社区,浮筒还被用作装饰元素,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浮筒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湖泊、广阔的海洋或是冒险的海上旅行。它也可能唤起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因为浮筒的使用和处理需要考虑环境影响。
在个人经历中,浮筒可能是童年时在湖边玩耍的记忆,或是成年后参与水上**时的实用工具。
在诗歌中,浮筒可以被描绘为“水上的孤独旅者,承载着梦想和希望”。
浮筒的视觉形象通常是圆润和色彩鲜艳的,可以联想到平静的水面和轻柔的水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pontoon”和法语的“bouchon”,浮筒的含义和使用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相似。
浮筒作为一个多功能的水上装置,不仅在技术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化和情感上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我们对水上世界的认识和欣赏。
1.
【浮】
(形声。从水,孚(fú)声。本义:漂流,漂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浮,氾也。 、 《诗·小雅·菁菁者莪》-载沉载浮。 、 《广雅》-浮,漂也。浮游也。 、 《论语·公冶长》-乘桴浮于海。 、 《书·禹贡》-浮于济漯。 、 《楚辞·哀郢》-过夏首而西浮兮。 、 《文选·桦·海赋》-浮天无岸。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2.
【筒】
(形声。从竹,同声。本义:竹筒,粗大的竹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筒,通箫也。 、 《三苍》-筒,竹管也。 、 《说文》-筩,断竹也。 、 《汉书·李广汉传》。注:“竹筩也,如今官受密事筩也。”?-教吏为缿筩。 、 《汉书·律历志》-伶伦制十二筩,以听凤鸣。
【组词】
筒箭、 筒竹、 筒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