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3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38:29
词汇“义味”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似乎没有明确的标准定义。因此,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尽可能提供相关的信息。
由于“义味”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提供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它可能是由“义”和“味”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其中“义”通常指道德、正义或意义,而“味”则指味道或感觉。因此,“义味”可能指的是某种与道德或意义相关的感觉或体验。
由于“义味”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它在某些文学作品或口语中出现,可能是用来形容某种深刻的道德体验或情感共鸣。
由于“义味”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提供具体的例句。如果它在某些作品中出现,可能是这样的用法:
由于“义味”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找到确切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如果我们将“义味”理解为与道德或意义相关的感觉,那么同义词可能包括“道德感”、“正义感”等,而反义词可能包括“无意义”、“冷漠”等。
由于“义味”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探讨其词源和历史演变。
如果“义味”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被使用,它可能与强调道德和正义的价值观有关。
由于“义味”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可能带给人们一种模糊的道德或情感联想,但具体的感觉可能因人而异。
由于“义味”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无法分享与该词汇相关的个人经历或故事。
由于“义味”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将其融入到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但如果我们尝试创造性地使用它,可能是这样的:
由于“义味”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提供具体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义味”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比较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
由于“义味”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对该词汇的理解非常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能不是一个重要的词汇,但如果它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被使用,它可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1.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
2.
【味】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味,滋味也。 、 《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鹖冠子·泰录》-味者,气之父母也。 、 《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 、 《吕氏春秋·察今》-一镬之味。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其味皆苦。 、 、
【组词】
味如嚼蜡、 入味、 味口、 味欲、 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