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4:1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15:09
词汇“尘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尘”通常指尘埃、尘土,而“品”可以指物品、品质等。将两者结合,“尘品”可能指的是与尘埃或尘土相关的物品,或者是指品质低劣、容易被尘埃覆盖的物品。
由于“尘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形容某些物品的低劣或陈旧,例如在描述古董市场中的某些物品时。
由于“尘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可能是某些特定领域或方言中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缩小。
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尘品”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被社会忽视或遗忘的物品,这些物品虽然不起眼,但却承载着一定的历史或文化价值。
“尘品”这个词可能会给人带来一种陈旧、被遗忘的感觉,同时也可能激发人们对这些物品背后故事的好奇和探索欲。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使用“尘品”这个词的情况。如果在家中整理旧物时,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形容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物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尘品堆积如山,
岁月痕迹斑斑。
拾起一片尘埃,
听它诉说往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堆被尘埃覆盖的旧物,静静地躺在角落,等待着被发现和珍惜。
由于“尘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尘品”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描述那些被忽视或遗忘的物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多样性。
1.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
2.
【品】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品,众庶也。
【组词】
品人、 品事、 品物、 品供、 品象、 品庶、 品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