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0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07:53
尘卷风(Dust devil)是一种自然现象,通常在晴朗的天气中出现,由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的上升气流形成的小型旋风。它能够卷起地面上的尘土、树叶等轻小物体,形成一个可见的旋转柱状气流。尘卷风通常规模较小,持续时间较短,但在极端情况下也可能造成一定的破坏。
尘卷风一词由“尘”和“卷风”组成,直接描述了这种现象的特点。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dust devil”,其词源也清晰地反映了这一现象的本质。随着气象学的发展,对尘卷风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相关词汇的使用也更加精确和专业化。
在某些文化中,尘卷风被赋予了神秘或超自然的含义,被认为是灵魂或恶魔的化身。在现代社会,尘卷风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自然现象,但其神秘色彩仍然在一些民间传说和艺术作品中得以体现。
尘卷风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惊奇和好奇,因为它是一种突然而短暂的现象。在联想方面,尘卷风可能让人想到混乱、不可控和变化无常。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尘卷风是夏日午后的常见景象,它总是带来一阵短暂的兴奋和混乱,然后又迅速消失,留下一片宁静。
诗歌: 尘卷风起,沙尘飞扬, 短暂旋舞,天地一瞬。 混乱中见秩序, 无常中显恒常。
尘卷风的视觉形象通常是旋转的尘土柱,给人一种动态和活力的感觉。在听觉上,尘卷风可能伴随着呼啸声,增添了一种紧张和刺激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尘卷风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和象征意义。例如,在某些原住民文化中,尘卷风被认为是祖先灵魂的化身。在英语中,“dust devil”一词也反映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和跨文化的认知。
通过对尘卷风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一自然现象的本质和多样性。尘卷风不仅是一个气象学术语,也是一个充满想象和象征意义的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尘卷风提醒我们自然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激发我们对未知和变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1.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
2.
【卷】
膝盖弯曲。引申泛指弯曲。
【引证】
《说文》-卷,膝曲也。 、 《庄子·徐无鬼》。释文:“犹拘挛也。”-有卷娄者。 、 《庄子·逍遥游》-卷曲而不中规矩。 、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丰卷字子张。
【组词】
卷曲、 卷娄、 卷陲、 卷屈、 卷舒
诚恳。
【引证】
《汉书·贾捐之传》-敢昧死竭卷卷。
3.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