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4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49:42
灭顶:字面意思是指被水淹没至头顶,比喻灾难极其严重,以至于无法挽救或承受。
“灭顶”一词源自汉语,由“灭”和“顶”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灭”意味着消灭或毁灭,“顶”则指头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用于比喻灾难的严重性。
在**文化中,“灭顶”常与自然灾害如洪水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灾难的深刻认识。
“灭顶”一词给人带来的是沉重和绝望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无法逃脱的灾难和深深的无力感。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曾经目睹或经历过严重的自然灾害,可能会深刻体会到“灭顶”这个词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灭顶的洪流中,希望如灯塔般闪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洪水淹没城市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沉重或悲伤的旋律来增强“灭顶”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verwhelming disaster”或“catastrophe”,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传达了灾难的极端严重性。
“灭顶”这个词深刻地描绘了灾难的极端情况,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灾难的严重性和应对的重要性。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生活中的极端情况。
1.
【灭】
(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灭,尽也。 、 《尔雅·释诂》-灭,绝也。 、 《礼记·乐记》-国之灭亡无日矣。 、 《谷梁传·襄公六年》-家有既亡,国有既灭。 、 《吕氏春秋·情势》-以小畜大灭。 、 杜牧《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 、 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 《文心雕龙·明诗》-秦皇灭典,亦造仙诗 、 《战国策·魏策》-灭韩亡魏。
【组词】
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 灭户、 消灭、 毁灭、 灭夷、 灭劫
2.
【顶】
(形声。从页(xié),丁声。从“页”,表示与人头有关。本义:人头的最上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顶颠也。 、 《易·大过》-过涉灭顶。 、 《庄子·大宗师》。释文:“本作项。”-肩高于顶。 、 清·方苞《狱中杂记》-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
【组词】
头顶;秃顶;顶光、 顶珠、 顶角、 顶颡、 顶老、 顶阳骨 (头盖骨;) 顶瓜皮 (头皮、 顶搭子 、 顶门上针、 顶虫、 顶疮、 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