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3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38:49
光滑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表面平滑,没有粗糙的质感或凹凸不平的部分。它通常用来描述物体的表面特性,如皮肤、石头、金属等。
“光滑”这个词源于古汉语,其基本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已有使用,描述自然界中的平滑表面。
在**文化中,“光滑”常与美好、精致的品质相联系,如形容女性的皮肤光滑,常带有赞美之意。
“光滑”这个词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觉,联想到细腻的触感和平静的表面。它可能让人想到宁静的水面或柔软的丝绸。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使用“光滑”来形容新买的手机屏幕,它的触感非常舒适,操作流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在光滑的湖面上,波光粼粼,如同银河倾泻。”
在英语中,“光滑”可以对应为“smooth”,其使用情况与中文中的“光滑”相似,用于描述表面的平滑特性。
“光滑”这个词在描述物体表面特性时非常实用,它不仅传达了物理特性,还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光滑”可以增强描述的细腻度和准确性。
1.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
2.
【滑】
(形声。从水,骨声。本义:滑溜,光滑)。
同本义。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间关莺语花底滑。 、 清·姚鼐《登泰山记》-道中迷雾冰滑。
【组词】
滑擦、 滑出律、 滑踏、 滑刺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