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2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7:33
“惊慌无措”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因为突然的惊吓或紧急情况而感到极度恐慌,以至于无法做出适当的反应或决策。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突发**时的慌乱和无助状态。
“惊慌无措”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惊慌”和“无措”两个词组合而成,描述的是一种心理和行为状态。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也有出现,但其现代用法更为广泛和标准化。
在**文化中,强调在危机时刻保持冷静和理智是一种美德。因此,“惊慌无措”往往被视为一种负面的状态,与传统文化中推崇的“临危不乱”形成对比。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混乱和失控的场景。在表达时,它可以帮助传达紧急和危机的情境。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考试或面试时感到惊慌无措的时刻,这种体验让人深刻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惊慌无措”来描绘风暴中的小船,如:“狂风骤起,小舟在波涛中惊慌无措地摇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混乱的场景中四处张望,脸上带着恐慌的表情。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急促的呼吸声或混乱的背景噪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anic-stricken”或“at a los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状态相似。
“惊慌无措”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能够准确地描述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精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这谣言传的凶……一家人惊慌无措。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0回:“吓得太太~,李夫人面面相觑,无计可施。”
1.
【惊】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驚,马骇也。 、 《战国策·赵策一》-襄子至桥而马惊。
【组词】
惊嘶、 惊尘、 惊镳
2. 【慌】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措】
(形声。从手,昔声。本义:放置,安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措,置也。 、 《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 、 《礼记·中庸》。疏:“学不至于能,不措置休废也。”-学之弗能,弗措也。 、 《汉书·文帝纪》。师古曰:“措,置也。民不犯法,无所刑也。”-几致刑措。
【组词】
措置、 措身、 措手、 措手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