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2:17
烟荷包: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用来装烟草的小袋子,通常由布料或其他柔软材料制成,方便携带和使用。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地区或特定群体中,仍可能保留这一传统物品的称呼。
在文学作品中,烟荷包可能被用来描绘某个时代的特定场景或人物特征,如老式的乡村生活或特定职业人士的标志。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出现在特定地区或老年人的对话中。在专业领域,如烟草行业或历史研究中,烟荷包可能作为一个具体的研究对象或历史文物被提及。
同义词:烟袋、烟草袋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考虑与“禁烟”相关的词汇作为对比。
烟荷包的词源可能与早期人们使用布袋装烟草的习惯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某些地区或群体中保留下来,而在其他地方则逐渐被更现代的词汇所替代。
在某些文化中,烟荷包可能与传统手工艺或特定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它可能被视为一种文化遗产,承载着特定社群的历史和记忆。
烟荷包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老式的社交场合或个人的独处时光。它可能唤起一种怀旧或宁静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烟荷包这个词并不常见,但在参观一些传统工艺展览时,曾见过类似的展品,感受到了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诗歌中,可以将烟荷包作为一个象征,代表过去的时光或个人的回忆:
烟荷包里藏着岁月的秘密, 每一缕烟草都是往事的痕迹。
烟荷包可能让人联想到手工缝制的布袋,以及打开袋子时烟草的香气。视觉上,它可能与传统的布料图案和手工细节相关。听觉上,可能与打开袋子的轻微声响或烟草燃烧的声音相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物品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使用方式。例如,在某些西方文化中,可能更常用“tobacco pouch”或“smoke pouch”来描述类似的物品。
烟荷包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了解和学习这样的词汇,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能够增添一种独特的历史感和文化深度。
1.
【烟】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同本义。
【引证】
陆机《连珠》-火壮则煙微。 、 《后汉书·蔡邕传》-煙炎之毁熸。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明·刘基《卖柑者言》-烟扑口鼻。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烟炎张天。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烟焰雾雨。 、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
【组词】
烟火邻居、 烟扛扛、 烟爨、 烟蓬、 烟祀、 烟尘、 烟井、 烟火、 烟焰、 夕烟、 风烟、 油烟;炊烟
2.
【荷】
用肩扛或担;背负。
【引证】
《列子·汤问》-荷担者三夫。 、 《论语·微子》-以杖荷蓧。
【组词】
荷锄;荷蓧丈人、 荷校、 荷担
肩负,担负。
【引证】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门者。
【组词】
荷累、 荷担
3.
【包】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用纸、布等裹东西。
【引证】
《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 《书·禹贡》-草木渐包。 、 《易·姤》-包有鱼。 、 《礼记·乐记》-包之以虎皮。
【组词】
纸包不住火;包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