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1:42
词汇“濯磨”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濯磨”这个词汇的分析:
“濯磨”一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濯”和“磨”。
结合起来,“濯磨”可以理解为通过洗涤和摩擦来净化或磨砺某物。
由于“濯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对物品的精细处理,或者比喻性地描述对人的品质或技能的提升。
“濯”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洗涤的含义,而“磨”字则一直与摩擦、磨砺相关。这两个字组合成“濯磨”可能是后来形成的词汇,具体的历史演变资料较少。
在**传统文化中,洗涤和磨砺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洗涤心灵、磨砺意志等。因此,“濯磨”可能在某些文化背景下被用来形容精神或道德上的提升。
“濯磨”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一种清新、净化的感觉,联想到经过时间和努力后的成果,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
由于“濯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濯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美丽,如“山川濯磨出,风光无限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清澈溪流冲刷石头的画面,带来一种清新、宁静的视觉感受。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水流声和石头摩擦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濯磨”的词汇,但类似的意象和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如英语中的“polish”(打磨)和“cleanse”(净化)。
“濯磨”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蕴含的洗涤和磨砺的意象在语言和文化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濯】
(形声。从水,翟(dí)声。本义:洗)。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濯,洒也。 、 《仪礼·特牲礼》。注:“溉也。”-视壶濯及豆笾。 、 《国语·周语》。注:“洗也。”-王乃淳濯飨醴。 、 《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 《诗·大雅·泂酌》-可以濯罍。 、 韩愈《石鼓歌》-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 宋·周敦颐《爱莲说》-濯清莲而不妖。(清莲,清净的水。妖:妖艳,妖媚。)
【组词】
濯缨、 濯磨、 濯足、 濯沐
2.
【磨】
磨子。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以磨碎物亦曰磨。 、 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作牛便推磨。
【组词】
磨石、 磨心、 磨牛、 磨室、 电磨;水磨
碾轧土地。
【引证】
陈残云《香飘四季》-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对个皮鞋托托响、油头油脸的香港人全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