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5:36
孤孩: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孤独的孩子”,指的是一个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如失去父母、家庭破裂、社会排斥等)而感到孤独,缺乏关爱和支持。
“孤孩”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直接表达了孤独的孩子这一概念,没有复杂的词源或历史演变。它是一个相对现代的词汇,随着社会对儿童福利和心理健康的关注增加而逐渐被广泛使用。
在许多文化中,孤孩常常被视为需要特别关怀和保护的群体。社会政策和慈善机构通常会为孤孩提供教育、医疗和心理支持,以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孤孩”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悲伤和同情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无助、渴望关爱和希望被接纳的情感。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的同情心和行动,促使他们为孤孩提供帮助和支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志愿者项目,为孤孩提供课后辅导和陪伴。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孤孩们对关爱和关注的渴望,以及他们如何在社会的帮助下逐渐建立起自信和独立性。
诗歌:
在寂静的角落,孤孩独自哭泣,
星光下的影子,拉长着孤独的轨迹。
渴望一双手,温暖他的心房,
愿世界听见,孤孩的呼唤。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孤孩”的概念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orphan”(孤儿)和“lonely child”(孤独的孩子)都可以用来描述类似的情况。然而,每个文化对孤孩的关怀和支持方式可能会有所差异,反映了各自的社会价值观和福利体系。
通过对“孤孩”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孤独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及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责任。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更是一个引发同情和行动的催化剂。在未来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将更加关注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孤孩的关怀和支持,以及如何通过我的行动为他们的福祉做出贡献。
1.
【孤】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孤,无父也。 、 《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如孤子。 、 《国语·周语》-司民协孤终。 、 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 、 《左传·昭公十四年》-救灾患,宥孤寡。 、 孔衍《汉魏春秋》-备答曰:“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
2.
【孩】
(形声。从子,亥声。本义:小儿笑)。
同本义。同“咳”。
【引证】
《说文》。古文咳从子。内则,孟子则作此字。-咳,小儿笑也。 、 潘岳《寡妇赋》-孤女藐焉始孩。
【组词】
未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