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4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49:05
词汇“取人”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方言中的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语境下的表达。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取人”字面意思可能是“选择人”或“挑选人”,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挑选或选择某个人。
由于“取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有限。在某些特定的行业或社区中,可能会有特定的含义,例如在招聘、选拔或婚姻介绍等场合中。
由于“取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取”和“人”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表示选择或挑选人的意思。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取人”可能与传统的婚姻观念或招聘流程有关,强调在特定场合下对人的选择和评价。
“取人”可能带有一种慎重和认真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对人的选择和评价,这种选择往往伴随着一定的责任和期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遇到“取人”这个词汇,但如果涉及到招聘或婚姻介绍等场合,可能会听到或使用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茫茫人海中,我慎重取人,如同挑选一颗璀璨的星辰。”
由于“取人”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但如果将其与招聘或婚姻介绍的场景联系起来,可能会联想到面试的场景或婚礼的喜庆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取人”的词汇,但相关的概念如“挑选”、“选择”等在不同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表达。
“取人”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在特定场合下对人的选择和评价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特定的概念和情感。
1.
【取】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取,捕取也。 、 《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 《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