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9:07
词汇“清途”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清途”这一词汇的分析:
“清途”字面意思是指清晰、明确的道路或途径。它由“清”和“途”两个字组成,其中“清”可以理解为清晰、纯净,而“途”则指道路、途径。
由于“清途”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较少。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的人生道路清晰明确,或者比喻某种思想、理念的传播途径清晰无阻。
由于“清途”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关于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较少。它可能是由“清”和“途”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中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清途”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的道德或行为准则清晰明确,或者比喻某种社会秩序的清晰和有序。
“清途”给人一种积极向上、清晰明确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正直、诚实和明确的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清途”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讨论或写作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职业道路或生活轨迹清晰明确。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清途”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在晨曦的光辉中,我看见清途,
每一步都映照着希望的曙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条清晰的道路延伸至远方,两旁是整齐的树木和花草,给人一种宁静和明确的感觉。
由于“清途”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可能不明显。
“清途”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它的意义主要集中在清晰、明确的道路或途径上。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特定的概念或情感。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文学或专业语境中,它可能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途】
(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广韵》-途,道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 、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 、 《尔雅·释邱》-当途梧邱。 、 《战国策·齐策》-而不利说途也。 、 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 、 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长揖当途人。 、 唐·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仁义之途。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 、 《聊斋志异·狼三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组词】
途轨、 途辙、 途毙、 途说、 途陌、 途水、 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