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5:5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5:58:27
“休歇”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休息、暂停活动,以便恢复体力和精神。它强调的是一种暂时的停顿,通常是为了更好地继续后续的活动。
“休歇”由“休”和“歇”两个字组成,两者都有停止、休息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休”常指停止工作,而“歇”则更多指休息。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休歇”这一词汇,强调的是一种更为彻底的休息状态。
在*文化中,休息和养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休歇”不仅是一种生理需求,也是一种文化惯,体现了对身心健康的重视。
“休歇”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放松和安宁。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午后、温暖的床铺和一杯热茶,是一种温馨和舒适的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感到疲惫时,我就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休歇,这让我能够重新充满活力,继续面对生活的挑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休歇”:
暮色温柔,星辰初现, 我在静谧中休歇, 心灵在夜的怀抱中安眠。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躺在草地上,望着蓝天白云,耳边是轻柔的风声和远处鸟儿的鸣叫。这种场景与“休歇”紧密相关,带来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在英语中,“休歇”可以对应为“rest”或“break”,虽然意思相近,但“rest”更侧重于休息,而“break”则更侧重于短暂的停顿。
“休歇”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生理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节奏的调整和对健康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休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情感和需求。
1.
【休】
(会意。从人,从木。人依傍大树休息。本义:休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休,息止也。 、 《尔雅》-休,息也。 、 《诗·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 《五经文字》-休,象人息木阴。 、 《汉书·王莽传》。注:“庇荫也。”-诚上休陛下余光。 、 《诗·大雅·民劳》-汔可小休。 、 《礼记·月令》-毋休于都。 、 《史记·高帝纪》-止宫休舍。 、 唐·杜甫《兵车行》-未休关西卒。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景公猎,休,坐地而食。 、 岳飞《五岳祠盟记》-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休于树 、 《资治通鉴·唐纪》-命士少休。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将士更休。 、 、 《聊斋志异》-既暮,休于旅舍。
【组词】
休日、 休舍、 休士、 休坐
2.
【歇】
(形声。从欠。曷(hé)声。歇息与出气有关,故从“欠”。本义:休息)。
同本义(侧重于放松身体的紧张状态以消除疲劳)。
【引证】
《说文》-歇,息也。 、 唐·白居易《卖炭翁》-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红楼梦》-彼时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环们皆出去自便,满屋内静悄悄的。
【组词】
歇泊、 歇子、 歇午、 歇夏、 歇晚、 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