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1:09
词汇“殷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主要出现在历史和文学的语境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殷宗”进行分析:
“殷宗”通常指的是商朝的宗庙或商朝的祖先。商朝,又称殷,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宗庙祭祀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殷宗”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殷”指的是商朝,而“宗”指的是宗庙或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在历史和学术研究中使用。
在古代社会,宗庙祭祀是维护王权和家族秩序的重要手段。“殷宗”作为商朝宗庙的代称,反映了古代对祖先崇拜和宗法制度的重视。
对于历史爱好者或学者来说,“殷宗”可能唤起对古代文明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深思。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词汇可能较为陌生,难以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
由于“殷宗”是一个较为专业的历史术语,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这个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学术讨论或历史教育中。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诗歌时,可以使用“殷宗”来营造古代氛围,如:“在殷宗的石阶上,历史的尘埃静静沉淀。”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宗庙或祖先,如埃及的“法老宗庙”。
“殷宗”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在历史和学术研究中出现。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对于深入研究**历史和文化的人来说,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1.
【殷】
(会意。从殷从殳。本义:盛乐)。
【引证】
《说文》。按,殷者,舞之容,殳者,舞之器。-殷,作乐之盛称殷。 、 《公羊传·文公二年》-五年而殷祭。 、 《礼记·曾子问》-服除而后殷祭。 、 《仪礼·士丧礼》-月半不殷奠。 、 《易·豫》。王弼注:“用此殷盛之乐荐祭上帝也。”-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 《金史》-神其来思,时歆荐殷。
大。
【引证】
《广雅》-殷,大也;众也。 、 《庄子》-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
【组词】
殷奠、 殷喜、 殷祭、 殷袔、 殷殷轸轸、 殷礼、 殷事
2.
【宗】
(会意。从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宗庙,祖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宗,尊祖庙也。 、 《虞书》。传:“主郊庙之官。”-汝作秩宗。 、 《周礼·肆师》-凡师甸用牲于社宗。 、 《仪礼·士昏礼》-承我宗事。 、 《诗·大雅·凫鹥》-既燕于宗。 、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寡君闻君有不令之臣为君忧,无宁以为宗羞? 、 《孔子家语》-故筑为宫室,设为宗祧。
【组词】
宗守、 宗邑、 宗稷、 宗仪、 宗彝、 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