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0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02:59
词汇“失途”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失途”字面意思是指迷失了道路或方向,基本含义是指在旅途中失去了正确的路径,引申为在生活中迷失方向或目标。
“失途”由“失”和“途”两个字组成,“失”表示失去,“途”表示道路或路径。在古代汉语中,“失途”多用于描述实际的迷路情况,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抽象的迷失方向。
在现代社会,“失途”常用来形容人们在生活、职业或情感上的迷茫和困惑,反映了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容易感到迷失的社会现象。
“失途”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迷茫、焦虑和无助。它让人联想到孤独的旅人在荒野中徘徊,寻找出路。
在个人生活中,“失途”可能出现在职业选择、人生规划或情感抉择时,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可能经历这样的时刻。
在诗歌中,“失途”可以用来表达内心的迷茫和寻找:
在夜的深渊,我失途,
星辰指引,心灯不灭。
在英语中,“失途”可以对应为“lost”或“off track”,在不同文化中,迷失的概念都是普遍存在的,但表达方式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失途”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迷失,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精神和生活层面的迷茫。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失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内心的困惑和寻找。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途】
(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广韵》-途,道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 、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 、 《尔雅·释邱》-当途梧邱。 、 《战国策·齐策》-而不利说途也。 、 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 、 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长揖当途人。 、 唐·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仁义之途。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 、 《聊斋志异·狼三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组词】
途轨、 途辙、 途毙、 途说、 途陌、 途水、 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