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2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25:56
却月眉: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眉毛的形状像新月一样弯曲。在美学和文化中,却月眉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优雅和女性美的象征。
在文学中,却月眉常被用来形容女性的美丽和温柔。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艺术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美容和化妆,却月眉可能被作为一个特定的眉形来讨论。
同义词:弯眉、新月眉 反义词:直眉、平眉
同义词中的“弯眉”和“新月眉”都强调了眉毛的弯曲形状,但“却月眉”更多地带有文化和美学的意味。反义词中的“直眉”和“平眉”则与却月眉的弯曲形状形成对比。
却月眉的词源可能来源于古代对女性美的理想化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一些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被广泛使用,逐渐成为描述特定眉形的一个术语。
在**传统文化中,却月眉常被视为女性美的标志之一。在古代文学和绘画中,却月眉的女性形象往往与温柔、贤淑和美丽联系在一起。
却月眉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优雅和古典美。它让我联想到古代仕女图中的女性形象,以及那种含蓄而深邃的美。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古典文化展览中看到一幅画,画中的女子拥有却月眉,这让我对这种眉形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她的却月眉如夜空中最温柔的弯月,轻轻地,静静地,照亮了我的心房。”
结合图片,却月眉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仕女图中的女性形象,那种优雅和古典美。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筝的悠扬旋律,与这种古典美的形象相得益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眉形可能被称为“arched eyebrows”或“curved eyebrows”,但“却月眉”这个词汇带有更强烈的**文化色彩。
却月眉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眉形,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美学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中的美学标准。
1.
【却】
(形声。本作“却”,俗字作“却”。从卩,谷(què)声。卩(jié),象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从“卩”与脚的活动有关。本义: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退也”。-却,节欲也。 、 《考工记·梓人》-却行仄行。 、 《庄子·人间世》-吾行却曲。 、 《战国策·秦策》-怒战栗而却。 、 《仪礼·既夕礼》-却下而载之。 、 《楚辞·愍命》-却骐骥以转运兮。 、 《史记·魏公子列传》-北救赵而却秦。 、 、 《史记·廉颇蔺相列传》-持璧却立。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曳笏却立。
【组词】
退却、 却走、 却还、 却避、 却归、 却略、 却去、 却生、 却立
2.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3.
【眉】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引证】
《说文》-眉,目上毛也。 、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 元稹《遗悲怀》-报答平生未展眉。
【组词】
眉心、 眉间广尺、 眉泉、 眉寸、 眉下添眉、 眉弓、 眉尖、 眉柳、 眉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