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4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41:04
“于飞之乐”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文学,字面意思是指在飞翔中获得的快乐或乐趣。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鸟类在空中自由飞翔时的愉悦感受,也可以比喻人在追求自由、理想或事业成功时的快乐心情。
在文学作品中,“于飞之乐”常被用来描绘自然景物或表达人物的情感状态,如在诗词中形容鸟儿的自由飞翔,或在散文中比喻人的精神追求。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或文化讨论中,它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生态学或动物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鸟类的行为*性。
“于飞之乐”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特别是在诗词和文学作品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用法和含义有所扩展,但基本上保持了其原始的文学和比喻性质。
在**文化中,鸟类常常被赋予自由和美好的象征意义。因此,“于飞之乐”这个词汇也承载了这种文化内涵,代表了人们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向往的。它让我联想到广阔的天空和自由飞翔的鸟儿,激发了我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看到一群鸟儿在海边飞翔,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于飞之乐”的意境,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初露,鸟儿展翅,于飞之乐,心随风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鸟儿在蓝天中飞翔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快自由的旋律,如鸟鸣声或风声,来增强“于飞之乐”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joy of flying”,虽然字面意思相似,但在文化和文学背景上有所不同。
“于飞之乐”这个词汇在*文学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能够丰富我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
不知彼可能将女进贡深宫,以遂朕于飞之乐?
是夜裴越客遂同德容小姐就在舟中,共入鸳帏欢聚。少年夫妇,极尽~。
1.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2.
【飞】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 、 《易·小过》-飞鸟遗之音。 、 《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明珠弹于飞肉。 、 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鸟倦飞而知还。 、 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
【组词】
飞凫、 飞翰、 飞鸿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