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2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28:40
“千里之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千里之外的好马”,比喻非常优秀的人才或事物。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其卓越的品质和潜力,通常用来形容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千里之驹”常用来赞美年轻人的才华和潜力,如在古典小说或现代文学中描述年轻英雄或学者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的演讲中仍可听到。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人力资源管理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有潜力的学生或员工。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英才”更侧重于才华,“俊杰”则强调杰出和卓越。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平庸或普通。
“千里之驹”源自古代对马的评价,古代重视马匹的质量,尤其是能够长途奔袭的良马。这个成语后来被引申为对人才的赞美,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期待。
在**文化中,马象征着力量、速度和自由,因此“千里之驹”不仅是对个人才能的赞美,也体现了社会对快速成长和发展的期望。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鼓励年轻人发挥潜力,追求卓越。
这个词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青春、活力和无限的可能性。它激励人们相信,只要有才能和努力,就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在教育领域,我曾用“千里之驹”来形容那些在学术或艺术上展现出非凡潜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成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青春如千里之驹,驰骋在梦想的草原,无畏风雨,只为那一日的辉煌。”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匹骏马在广阔的草原上奔驰的画面,听觉上则是马蹄声和风声的交织,传递出力量和速度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rising star”或“a prodigy”,虽然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联想有所不同。
“千里之驹”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积极意义的成语,它不仅赞美了个人的才能和潜力,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重视和期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之凫乎?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4回:“我看贤侄英英器宇,自是~,异日当光吾宗,劣叔可免门户忧矣。”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驹】
(形声。从马,句声。本义:两岁以下的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驹,马二岁曰驹。 、 《诗·角弓》-老马反为驹。 、 《周礼·校人》-执驹。 、 《汉书·刘德传》。注:“年齿幼少,故谓之驹。”-武帝谓之千里驹。 、 《淮南子·脩务》-夫马之为草驹之时。
【组词】
驹儿隙、 驹阴、 驹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