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0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07:55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或家庭极度贫穷,没有遮风避雨的住所,甚至连站立的地方都没有。这个成语强调了极端的贫困状态,没有任何物质基础。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贫困的深刻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被用作比喻,形容极端的贫困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贫困被视为一种不幸的状态,而这个成语正是对这种状态的极端描绘。它反映了社会对贫困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贫困人群的同情。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悲哀。它让人联想到贫困人群的艰难生活,以及社会不公等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极度贫困的家庭,他们的情况可以用“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来形容。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关注社会贫困问题,并激发了我帮助他人的愿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风雨飘摇夜,上无片瓦遮,
下无立锥地,心怀希望歌。
这个成语让人联想到破旧的房屋、风雨交加的夜晚,以及无助的人们。视觉上,可能会想到破败的房屋和贫困的生活环境;听觉上,可能会想到风雨声和人们的叹息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找到,如英语中的“homeless and penniless”(无家可归且身无分文)。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极端贫困的状态,它在文学和社会学中都有重要的应用。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贫困问题的严重性,并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更加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表达。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1.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片】
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
【组词】
唱片儿、 画片儿、 相片儿、 影片儿
4.
【瓦】
用瓦覆盖;铺瓦。
【引证】
《急就篇》-瓦屋梁。
5.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6.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7.
【立】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侸也。 、 《易·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 《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持璧却立。 、 《韩非子·喻老》-立有间。 、 宋·欧阳修《归田来》-卖油翁释担而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或立或卧。
【组词】
挺立、 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 立托、 立容、 立戟、 立谈
8.
【锥】
(形声。从金,隹(zhuī)声。本义:钻孔的工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锥,锐也。 、 《释名·释用器》-锥,利也。 、 《战国策·秦策一》-引锥自刺其股。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锥之处囊中。
【组词】
锥刀、 锥矢、 锥囊、 锥行衰、 锥行之陈、 锥毛、 锥刀之末
9.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10.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1. 【无立锥之地】 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