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1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10:41
“献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展示自己的丑陋或不足。基本含义是在谦虚的语境下,表示自己将要展示的技艺或作品可能不够好,希望对方不要介意或批评。
“献丑”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可能用于宫廷或贵族之间的谦虚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普及,成为日常交流中表达谦虚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谦虚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献丑”在社会交往中常用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对自身不足的认知。
“献丑”给人一种谦逊和自嘲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不太自信的一面,希望得到理解和宽容。
在学术会议上,我曾用“献丑”来开场,表示自己的研究可能不够深入,希望得到专家的指点和建议。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月光下,我献丑一曲,琴声如梦,愿你心安。”
想象一个人在舞台上,灯光聚焦,他微微一笑,说:“我献丑了。”然后开始演奏,音乐缓缓流淌,观众静静聆听。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ll give it a try, though it might not be perfect”,但缺乏“献丑”所特有的谦虚和自嘲的意味。
“献丑”是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谦虚,还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献丑”可以增强交流的和谐与礼貌。
1.
【献】
(会意。从犬,鬳(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 、 《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犬曰羹献。 、 《周礼·大司马》-献禽以祭祖。 、 《诗·豳风·七月》-献羔祭韭。 、 《仪礼·聘礼》-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
【组词】
献尸、 献帛、 献爵、 献台
2.
【丑】
(形声。从鬼,酉声。古人以为鬼的面貌最丑,故从鬼。本义:貌丑。按:在古代,“醜”和“丑”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除作地支和时辰用“丑”以外,都不能写作“丑”。现在“醜”字简化为“丑”)。
可恶。
【引证】
《说文》-醜,可恶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耗土之人醜。 、 《楚辞·橘颂》-姱而不醜兮。 、 《诗·小雅·十月之交》。传:“恶也。”-亦孔之醜。
【组词】
丑名、 丑言、 丑攀谈、 丑徒、 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