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3:20
“檀烟”一词通常指的是檀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檀香是一种常用于**仪式、冥想和香薰的香料,因其独特的香气而被广泛使用。
在文学作品中,“檀烟”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宁静、神秘或氛围的场景。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檀烟”来形容一种宁静的氛围或特定的香气。在专业领域,如香料学或研究中,“檀烟”可能会有更具体的定义和用途。
同义词:
反义词:
“檀烟”一词源自中文,“檀”指的是檀香木,而“烟”则是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在古代,檀香常用于**仪式和贵族的生活中,因此“檀烟”也带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东方文化中,檀香和檀烟常与仪式、冥想和宁静的生活态度联系在一起。在、道教等**中,檀香的使用非常普遍,檀烟被认为能够净化心灵和环境。
“檀烟”常带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寺庙、冥想、自然和内心的平静。这种香气和烟雾的缭绕,能够帮助人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瑜伽练*时使用檀香,檀烟的香气帮助我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进入冥想状态。这种体验让我对檀烟有了更深的情感连接。
诗歌: 檀烟缭绕,心神宁静, 香雾弥漫,思绪悠长。 一缕檀香,一抹宁静, 在喧嚣中,寻得一方净土。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寺庙内檀烟缭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听觉:可以是一段轻柔的冥想音乐,伴随着檀香的香气,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檀香的香料如乳香、没药也常用于仪式和香薰。虽然具体香料不同,但它们都承载着类似的和文化意义。
“檀烟”一词不仅仅描述了一种香气和烟雾,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檀烟”这样的词汇,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和情感的细微差别。
1.
【檀】
(形声。从木,亶(dǎn)声。本义:木名。古书中称檀的木很多,时无定指。常指豆科的黄檀,紫檀(即红木);榆科的青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檀,檀木也。 、 《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
【组词】
檀车、 檀板、 檀柘、 檀桐、 檀槽
2.
【烟】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同本义。
【引证】
陆机《连珠》-火壮则煙微。 、 《后汉书·蔡邕传》-煙炎之毁熸。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明·刘基《卖柑者言》-烟扑口鼻。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烟炎张天。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烟焰雾雨。 、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
【组词】
烟火邻居、 烟扛扛、 烟爨、 烟蓬、 烟祀、 烟尘、 烟井、 烟火、 烟焰、 夕烟、 风烟、 油烟;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