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4:49
词汇“复交”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恢复外交关系,即两个国家之间在曾经断交后重新建立正式的外交联系。这个词汇在政治和国际关系领域中使用较为频繁。
“复交”字面意思是指恢复交往或交流,但在国际关系中特指恢复两个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
“复交”一词源于汉语,由“复”(恢复)和“交”(交往)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交”已有交往、交流的含义,而“复”则表示恢复、重复。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用于描述国家间外交关系的恢复。
在国际政治文化中,“复交”通常被视为两个国家关系改善的标志,可能伴随着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合作。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复交”可能带来和平与合作的积极情感,而对于政治学者和外交官来说,它可能意味着复杂的谈判和策略的胜利。
在日常生活中,“复交”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国际新闻或历史**时,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相关内容。
在创作中,可以将“复交”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修复,如在小说中描述两个长期不和的朋友最终和解的情节。
想象一下两国领导人握手的画面,或是两国国旗并排飘扬的场景,这些都是“复交”带来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新闻播报中宣布复交的庄严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文中的“reestablish diplomatic relations”或法文中的“rétablir les relations diplomatiqu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恢复外交关系的概念。
“复交”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直接使用,但了解其含义对于理解国际政治动态和历史*至关重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词汇能够提升对特定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fú)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chì),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復,往来也。 、 《易·复》-反复其道。 、 《诗·豳风·九罭》-公归不复。 、 《仪礼·大射仪》-扬触捆復。 、 《易·泰》-无往不復。 、 《书·舜典》-卒乃復。 、 南朝梁《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 《史记·魏公子列传》-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 、 《书·大传》-旦復旦兮。 、 《论语》-言不可復也。
【组词】
复还
2.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引证】
《说文》-交,交胫也。 、 《战国策·秦策》-交足而待。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组词】
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