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3:15
“浑水”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混浊不清的水,通常用来形容水质不纯净,含有杂质。基本含义可以引申为复杂、混乱或不清晰的情况或局面。
在文学中,“浑水”常用来比喻复杂的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如“在这浑水里,谁也看不清真相”。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不透明或不诚实,如“他总是喜欢搅浑水”。在专业领域,如环境科学中,它可能特指水质污染问题。
同义词中,“混沌”更偏向于无序和原始状态,“混乱”则强调无秩序和难以管理,“模糊”和“不透明”则更多用于形容视觉或信息的不清晰。反义词则相反,强调清晰和纯净。
“浑水”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浑”和“水”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浑”已有混浊、不纯净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比喻各种复杂和混乱的情况。
在**文化中,“浑水”常与“摸鱼”联系在一起,形成“浑水摸鱼”的成语,意指在混乱中谋取私利。这反映了社会对于在复杂环境中寻求个人利益的一种批判态度。
“浑水”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诚实、不透明和难以理解的情况。它可能引发人们对复杂局势的担忧和对真相的渴望。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需要在“浑水”中寻找真相的情况,比如在复杂的人际关系或职场环境中,需要辨别真伪,保持清晰的判断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浑水的世界里,我寻找着清澈的灵魂,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视觉上,“浑水”可能让人联想到河流或湖泊中混浊的水体,听觉上可能与水流的声音相关,尤其是当水流经过障碍物时产生的混杂声。
在英语中,“muddy water”可以对应“浑水”,但在文化内涵上可能略有不同,英语中的表达更直接,而中文中的“浑水”则有更多的比喻和引申含义。
“浑水”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物理现象,还广泛应用于社会和心理层面,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复杂和混乱的情况。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
1.
【浑】
混同。同“混”。
【引证】
王安石《红梅》-春半花才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胡乱地,随意地。同“混”。
【引证】
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殷开山疑有伏兵,不去追赶,浑杀人马,收军回营。
2.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