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5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54:47
暑气:指夏季的炎热气息,通常用来形容高温天气带来的不适感。字面意思是指夏天的热气。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暑气常被用来营造夏日的氛围,如“暑气蒸人,汗流浃背”。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说“今天暑气太重,出去一会儿就满身大汗”。 专业领域:在气象学中,暑气可能与高温预警相关,如“暑气逼人,气象部门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
同义词:炎热、酷热、热浪 反义词:凉爽、清凉、寒气
细微差别:
词源:暑气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暑”和“气”两个字组成。“暑”指夏天,“气”指气息或气氛。 演变:随着语言的发展,暑气一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指自然界的炎热,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环境的热烈气氛。
在*文化中,暑气常与夏季的节日和俗相关,如端午节期间的炎热天气。社会背景方面,暑气也与夏季的劳动保护、防暑降温措施相关。
情感反应:暑气给人带来的是不适和烦躁的感觉。 联想:想到暑气,可能会联想到夏日的汗水、冰镇饮料、风扇或空调的凉风。
在炎热的夏天,我常常会选择在室内活动,避免暑气带来的不适。记得有一次,我在暑气中走了很长一段路,回到家时已经汗流浃背。
诗歌: 暑气蒸腾日,蝉鸣树影斜。 凉风何处觅,心静自然凉。
故事: 在那个暑气逼人的夏日午后,小镇上的居民们都躲在屋内避暑。只有老李头,依旧坐在树荫下,摇着蒲扇,讲述着那些古老的故事。
视觉:想到暑气,可能会联想到烈日下的街道、汗水浸湿的衣衫、热浪中的蜃景。 听觉:可能会联想到蝉鸣、风扇的嗡嗡声、冰块碰撞的声音。
在英语中,与“暑气”对应的词汇可能是“heat”或“summer heat”。不同文化中,对于暑气的感受和应对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高温。
通过对“暑气”这一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暑气不仅是描述夏季高温的一个词汇,也承载着人们对夏天的情感和记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暑气这一词汇,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夏季的氛围和个人的感受。
1.
【暑】
(形声。从日,者声。本义:炎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暑,热也。 、 《易·系辞》-一寒一暑。 、 《诗·小雅·四月》-六月徂暑。 、 《礼记·月令》-土润溽暑。 、 《《素问·天玄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 、 《韩非子·人间训》-冬日则寒冻,夏日则暑伤。 、 晁错《言守边备塞疏》-乌兽稀毛,其性能暑。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 宋·苏轼《教战守》-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
【组词】
暑溽、 暑岁、 暑夏、 暑寒、 暑湿
炎热的日子。
【引证】
《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 、 《韩非子·显学》-寒暑不兼时而至。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