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2:00
喃喃自语:指一个人低声地、几乎不被人听见地对自己说话。这种说话方式通常是自发的,不旨在与他人交流,而是一种内心的表达或思考的体现。
“喃喃”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原意为低声细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更加私密和内心的说话方式。
在某些文化中,喃喃自语可能被视为一种神秘或超自然的行为,而在现代社会,它更多被视为个人思考或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
喃喃自语常带有一种孤独或沉思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一个人独自面对内心世界的场景。
在紧张或焦虑的情况下,我有时会发现自己喃喃自语,这似乎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帮助我集中注意力并缓解压力。
在诗歌中,喃喃自语可以被用来表达深层的情感和内心的独白,例如:
月光下,我喃喃自语,
对着寂静的夜空,
诉说着无人知晓的秘密。
喃喃自语的场景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低声地对自己说话,周围是书架和沉默的书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utter to oneself”或“whisper to oneself”,用法和含义与中文的“喃喃自语”相似。
喃喃自语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说话方式,还触及了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文本的情感和深度。
他的头一直抵在办公桌冰凉的玻璃板上,昏乱中竟然荒唐地喃喃自语说:‘我的上级哪!’
他一个人在那喃喃自语。
1.
【喃】
动词。品尝。
【引证】
《金瓶梅》-我见他早时两过挝去,喃了好些。
2.
【喃】
动词。品尝。
【引证】
《金瓶梅》-我见他早时两过挝去,喃了好些。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