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1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9:24
词汇“德言工貌”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意义。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德言工貌”字面意思是德行、言语、工艺、外貌。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全面素质,包括道德品质、言谈举止、工作能力和外在形象。
“德言工貌”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每个字都有其传统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描述全面素质的成语。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并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德言工貌的概念体现了这一点。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通过这些方面来评价和选择交往对象。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联想到的是一个全面发展、受人尊敬的形象。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评价朋友或同事时使用这个成语,如“他真的是德言工貌都很优秀,是我们学*的榜样。”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德如山岳稳,言似清泉流,工巧夺天工,貌比潘安秀。”
想象一个外表英俊、谈吐优雅、工作能力强、道德高尚的人,这样的形象会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和听觉印象。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well-rounded individual”,强调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德言工貌”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外在形象,还涵盖了内在的道德和能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
非是咱自夸奖:他有德言工貌,小生有恭俭温良。
1.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
3.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4.
【貌】
(形声。从豹省,皃(mào)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
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
【引证】
《说文》。按,面之神气曰颂,面之形状曰皃。-皃,颂仪也。 、 《国语·晋语》-夫皃情之华也。 、 《论语》。皇疏:“动容谓之皃。”-貌思恭。 、 唐·李朝威《柳毅传》-貌耸神溢。 、 《庄子·养生主》-人之貌有与也。 、 《庄子·德充符》-子产蹴然改容更貌。 、 明·魏禧《大铁椎传》-貌甚寝。
【组词】
貌团团、 貌侵、 貌妍、 貌寝、 貌状、 貌容、 貌色、 貌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