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8:18
“担当不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某人或某事物无法承担或承受某种责任、任务或后果。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能力、资源或心理状态不足以应对面临的挑战或压力。
在不同的语境中,“担当不起”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担当不起”这个词汇源于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上相对稳定,没有显著的演变。它直接反映了汉语中对于责任和能力的描述*惯。
在**文化中,责任感和担当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因此,“担当不起”这个词汇常常用来提醒人们要量力而行,不要轻易承担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责任。
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种无奈和压力感,让人联想到面对困难时的无力感和焦虑。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次工作上的挑战,当时我觉得自己担当不起那个项目,但最终通过团队合作和努力,我们成功完成了任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心事重重,担当不起的梦,在月光下轻轻摇曳。”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巨大的责任山前,显得渺小无力。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沉重的心跳声或叹息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able to bear the burden”或“not up to the task”,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无力感和责任感是相似的。
“担当不起”这个词汇在描述个人或集体面对挑战时的无力感方面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提醒我们在承担责任时要量力而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我们的沟通效果。
徐治功想了一下,觉得自己不去,将来出了人命,恐怕他也的确担当不起。
这项工作他是~的。
1.
【担】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
【引证】
《楚辞·哀时命》。注:“荷曰担。”-负担荷以丈尺兮。 、 宋·欧阳修《归田录》-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组词】
挑担;担仗、 担头、 货郎担
中国重量单位。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引证】
李颀《别梁鍠》-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
2.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起】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起,能立也。 、 《庄子·齐物论》-曩子坐,今子起。 、 《诗·小雅·沔水》-载起载行。 、 《礼记·曲礼》-请业则起。 、 《墨子·公输》-子墨子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夫起大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