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0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09:40
涕泗交流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眼泪和鼻涕一起流下来。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极度悲伤或感动时的情感表达,特别是在哭泣时。
在文学作品中,涕泗交流 常用来描绘人物在极度悲伤或感动时的情感状态,增强情感的深度和真实感。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描述深刻情感体验时,仍能传达出强烈的情感色彩。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人物的情感反应。
同义词: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悲痛欲绝 反义词:喜笑颜开、欢天喜地、心花怒放
涕泗交流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涕”指的是眼泪,“泗”指的是鼻涕。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汉语对情感表达的细腻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情感的表达往往被赋予深厚的文化意义。涕泗交流 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情感表达的重视,尤其是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情感的细腻描绘被认为是作品深度和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
涕泗交流 这个词汇带给我一种深刻的悲伤和感动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极度悲伤或感动时无法控制自己情感的场景,这种情感的流露往往是最真实和动人的。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观看一部感人的电影时,我感受到了涕泗交流的情感体验。那部电影深刻地触动了我的内心,让我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那悲伤的夜晚,
星辰也黯然失色,
我涕泗交流,
只为那逝去的温柔。
涕泗交流 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悲伤的电影场景,如人物哭泣的画面,以及悲伤的音乐旋律,这些都能增强情感的表达和共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ears streaming down one's face" 或 "sobbing uncontrollably",这些表达也用来描述极度悲伤或感动时的情感状态。
涕泗交流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情感表达工具,它不仅描绘了情感的深度,也反映了文化对情感表达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和深刻地表达情感。
夏,四月,甲申,郭子仪辞还邠州,复为上言边事,至涕泗交流。
说话未毕,早见小姐从屏后转出,见了尚书,~。
1.
【涕】
(形声。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毛传皆云:“自目出曰涕。”-涕,泣也。 、 《列子·汤问》-悲愁垂涕。 、 司马相如《长门赋》-涕流离而从横。 、 《诗·小雅·小明》-涕零如雨。 、 《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零。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汪然出涕。 、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涕泪满衣裳。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德威流涕。
【组词】
涕泗、 痛哭流涕
2.
【泗】
(形声。从水,四声。本义:泗水)。
同本义。
【引证】
《书·禹贡》-泗滨浮磬。 、 《国语·鲁语》-宣公夏滥于泗渊。
3.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引证】
《说文》-交,交胫也。 、 《战国策·秦策》-交足而待。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组词】
交趾
4.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