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5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54:54
“散钱”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有两个主要含义:
“散钱”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散”和“钱”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散”有分散、零散的意思,而“钱”则是货币的统称。随着时间的推移,“散钱”逐渐固定为指零散的小额货币。
在**传统文化中,“散钱”有时也与施舍、慈善联系在一起,如在庙会或节日时,人们会发放散钱给需要帮助的人。
“散钱”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亲切和接地气的,因为它与日常生活中的小额交易和节俭行为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散钱”来描述我钱包里的小额硬币和纸币,这些零钱在购买小物件或乘坐公共交通时非常实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散钱”:
晨光洒落,如散钱般零星,
街头巷尾,生活的细碎声响。
每一枚散钱,都是日子的印记,
在指尖流转,温暖而真实。
想象一下,在一个繁忙的市场中,人们用散钱购买蔬菜和水果,硬币碰撞的声音和摊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动的市井画面。
在英语中,“散钱”可以对应为“loose change”或“small change”,其使用情况与中文中的“散钱”相似,都指零散的小额货币。
通过对“散钱”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和实用性。它不仅是一个描述小额货币的词汇,也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1.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
2.
【钱】
(形声。从金,戔(jiān)声。(jiǎn)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
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引证】
《说文解字》锴注-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秦废贝行钱。 、 《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龟贝金钱。 、 《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 、 《史记·天官书》-下有积钱。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 、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钱覆其上。 、 、
【组词】
钱眼、 钱价、 钱范、 钱幕、 钱缗、 钱品、 钱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