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3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36:47
词汇“伤热”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可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解释和用法。以下是对这个词汇的分析:
“伤热”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因受伤而引起的发热症状,即身体因外部伤害导致的体温升高。然而,由于这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具体的含义可能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由于“伤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医学领域,可能会用来描述因外伤引起的发热症状。在文学或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情感上的“受伤”和随之而来的“热度”,即情感上的痛苦和激动。
由于“伤热”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某些方言或特定社群中的用语。
在某些文化或社群中,可能会有特定的表达方式来描述因伤害引起的发热,但这需要具体的语境来确定。
对于个人而言,“伤热”可能引起对疼痛和不适的联想,以及对受伤后身体反应的情感反应。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伤热”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心中的伤热,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黑暗,却也燃烧了自己。”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伤口和发红的皮肤;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痛苦的呻吟或医疗设备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翻译。
“伤热”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特定的情况或情感。然而,由于其不常见,使用时需要谨慎,以免造成误解。
1.
【伤】
(形声。从人,塲(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伤,创也。 、 《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命理瞻伤。 、 《左传·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伤。 、 《左传·哀公元年》-无面伤。 、 《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 、 《庄子·人间世》-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 、 《荀子·正论》-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
【组词】
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2.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