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5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0:27
浩气: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宏大、雄伟的气概或气势。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或事物的气势磅礴,给人一种积极向上、不可阻挡的感觉。
“浩气”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浩”意为宏大、广阔,“气”指气概、气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形容人或事物气势宏大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浩气”常与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等正面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浩气”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英雄人物的坚定和勇敢,以及面对困难时的不屈不挠。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浩气”来形容一位在困境中依然坚持自己信念的朋友,他的精神状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 浩气凌云志, 长风破浪时。 心怀天下事, 不负少年期。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英雄站在高山之巅,面对着广阔的天空,展现出浩气凛然的姿态。 听觉:听到一首激昂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可以联想到“浩气”所带来的震撼和力量。
在英语中,“浩气”可以对应为“majestic spirit”或“noble courag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一种宏大和崇高的精神状态。
通过对“浩气”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所蕴含的积极意义和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它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激励人心的精神象征。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汇,以传达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情感。
1.
【浩】
(形声。从水,告声。本义:水势浩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浇者,许以声训。”-浩,浇也。从水,告声。虞书曰:“洪水浩浩。 、 《字林》-浩,遶也,水大也。 、 《广雅》-浩,浩流也。 、 《楚辞·怀沙》-浩浩沅湘。 、 《淮南子·俶真》-浩浩瀚瀚。 、 《淮南子·地形》-曰浩泽。
【组词】
浩波、 浩汗、 浩洋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