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3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7:23
词汇“然已”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然”和“已”。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然已”字面意思是指“已经如此”或“已然”。它通常用来表示某件事情已经发生或完成,强调状态的确定性和不可逆转性。
“然”字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如此”、“这样”,而“已”字表示“完成”、“结束”。两者结合,形成了表示“已经如此”的“然已”。
在**传统文化中,“然已”常用于强调事情的确定性和不可更改性,反映了一种对既定事实的接受态度。
“然已”给人一种尘埃落定、事已至此的感觉,可能会引发一种无奈或接受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然已”来描述一些不可改变的事实,如“疫情然已扩散,我们只能加强防护。”
在诗歌中,“然已”可以用来营造一种时光流逝、事过境迁的氛围:
岁月然已逝,
青春不再来。
往事如烟散,
唯余心中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ready so”或“it has already happened”,但这些表达不如“然已”简洁和富有诗意。
“然已”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事情的既定状态,还蕴含了对现实的接受和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1.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2.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鸡鸣不已。 、 《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德音不已。 、 《史记·项羽本纪》-以故事得已。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 《孟子·告子上》-是亦不可以已乎? 、 《后汉书·列女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组词】
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