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4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40:15
对撞机 是一种高能物理实验设备,用于加速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至接近光速,然后使它们相互碰撞。这种碰撞能够产生高能量的反应,帮助科学家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和宇宙的基本规律。
对撞机一词源于英文“collider”,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中叶,随着粒子物理学的发展而逐渐普及。其技术从最初的直线对撞机发展到环形对撞机,如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对撞机在现代科学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象征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它也经常出现在科普文章和教育材料中,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对撞机可能引发敬畏和好奇的情感,因为它代表了人类科技的巅峰和对宇宙深层次问题的探索。它也可能激发对科学和工程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对撞机可能不直接相关,但通过科普文章或新闻报道,人们可以了解到这一科学成就,从而增强对科学的尊重和兴趣。
在诗歌中,对撞机可以被比喻为探索未知的工具,象征着人类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对撞机的图像可能包括巨大的环形结构和复杂的电子设备,而其运作时的声音可能是一种低沉的轰鸣,象征着能量的释放和科学的进步。
在不同语言中,对撞机的翻译可能有所不同,但其科学意义和技术挑战是普遍的。例如,在法语中,对撞机被称为“collisionneur”。
对撞机作为一个科学术语,不仅代表了物理学的前沿研究,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深刻理解的不懈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一词汇可以增强对科学话题的理解和讨论能力。
1.
【对】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对,答也。 、 《诗·大雅·桑柔》-听言则对。 、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 、 《孟子·梁惠王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 《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冠者对。 、 《仪礼·曲礼》。注:“答问也。”-对曰:“非礼也敢辞。” 、 《三国演义》-操唤杨修问之,修以鸡肋之意对。
【组词】
无言以对;对当、 对嘴、 对理、 对番、 对状、 对日
2.
【撞】
(形声。从手,童声。本义:撞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揰,作摐。-撞,丮捣也。 、 《礼记·学记》。犹击也。-善待问者如撞钟。 、 司马相如《子虚赋》-摐金鼓。 、 张衡《东京赋》-撞洪钟。 、 《史记·项羽本纪》-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3.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