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0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05:23
词汇“生荣亡哀”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则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生命哲学。
字面意思是指生命的繁荣与死亡的哀伤,基本含义是描述生命的循环,从出生到死亡,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
“生荣亡哀”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生命循环的哲学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生命哲学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生死观念深受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影响,这个成语体现了对生命循环的接受和对死亡的哀悼,反映了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理解。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深沉的哀愁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以及面对死亡时的无奈和悲伤。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安慰自己和他人,提醒我们珍惜生命,接受生命的自然循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生荣亡哀,四季轮回,花开花落,人生如梦。”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from dust to dust”(从尘土到尘土)来表达,体现了对生命循环的接受。
“生荣亡哀”这个成语深刻地表达了生命的循环和无常,提醒我们珍惜每一个当下,接受生命的自然规律。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生命的本质,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生荣亡哀,厥声载路。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荣】
(形声。从木,荧省声。本义:梧桐。又金文字形,象两支如火把相互照耀的花朵或穗头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荣,桐木也。 、 《尔雅》。注:“即梧桐。”-荣,桐木。
3.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4.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