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3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32:00
“不疾不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既不急速也不缓慢。它形容做事或行动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既不过于急躁也不过于迟缓。
“不疾不徐”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保持相对稳定。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平衡和中庸之道的追求。
在**传统文化中,“不疾不徐”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即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适度和平衡,避免极端。
这个词汇给人以平和、稳定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湖面或悠闲的午后时光。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提醒自己在面对压力时保持不疾不徐的态度,这样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处理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不疾不徐,静静流淌,带走了青春,留下了智慧。”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幅描绘平静湖面的画作;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古典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t a steady pace”或“neither too fast nor too slow”,但这些表达没有“不疾不徐”所蕴含的文化深度和哲学意味。
“不疾不徐”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理解和应用这个词汇对于保持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君调用财力,不疾不徐,劳民劝功,公私以济。
自然地,~地,这歌声好似一串明珠从她底口里不断地滚了出来。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疾】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轻微的叫疾。
【引证】
《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疾,病也。 、 《韩非子·喻老》-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徐】
(形声。从彳(chì),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慢步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安行也。 、 《易·困》。虞注:“坤为徐。”-乃徐有说。 、 《战国策·宋策》-徐其攻而留其日。 、 《孙子·军争》-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 、 《文选·张衡·东京赋》-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