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5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6:54
词汇“寻蹑”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且带有古风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寻蹑”进行分析:
“寻蹑”的字面意思是寻找并追踪。其中,“寻”意为寻找,“蹑”意为追踪或跟随。结合起来,“寻蹑”描述了一种细致且有目的的追踪行为。
“寻蹑”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中“寻”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寻找的意思,而“蹑”字则有跟随、追踪的含义。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寻蹑”这个词汇,其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蹑”常与侦探、探险等主题相关,体现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
“寻蹑”给人一种神秘和紧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侦探小说中的情节,或是探险家在未知领域中的勇敢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寻蹑”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如户外探险或侦探游戏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寻蹑”来描绘一种追寻梦想或回忆的情感:
在时光的长河中寻蹑,
追寻那逝去的青春岁月。
“寻蹑”可以让人联想到森林中的追踪场景,或是侦探在昏暗的街道上追踪嫌疑人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脚步声和心跳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rack down”或“follow”,但它们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与“寻蹑”有所不同。
“寻蹑”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和古风的词汇,它在特定的语境中能够增添一种神秘和紧张的氛围。虽然不常用于日常口语,但在文学创作和特定情境中,它能够提供丰富的表达效果。
1.
【寻】
(会意。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引证】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尋,绎理也。 、 《方言一》-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 《诗·鲁颂·閟宫》。传:“八尺曰寻。”-是寻是尺。 、 《大戴礼记·主言》-舒肘知寻。 、 《小尔雅》-度寻舒两肱也。 、 《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蹄间三寻。 、 《左传·成公十二年》-争寻常以尽其民。 、 《国语·晋语》-无寻尺之禄。 、 《三国演义》-千寻铁锁沉江底。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深逾寻丈。
寻找。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寻向所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寻视其侧。 、 《后汉书·张衡传》-寻其方面。
【组词】
寻事、 寻门路不着、 寻瑕索瘢、 寻疵责人、 寻孔讨气、 寻宿儿
2.
【蹑】
(形声。从足,聂声。本义:踩踏,有意识地踩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蹑,蹈也。 、 《战国策·秦策》-康子履魏桓子,蹑其踵。 、 《史记·淮阴侯列传》-张良、陈平蹑汉王足。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蹑屐登崖。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农夫蹑丝履。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足下蹑丝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