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9:23
词汇“峻肃”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峻”和“肃”。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峻肃”进行深入分析。
“峻”字通常指山的高大、陡峭,引申为严厉、严格;“肃”字则有严肃、庄重、恭敬的意思。结合起来,“峻肃”形容一种严肃、庄重且严厉的氛围或态度。
“峻”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指山的高大;“肃”字则在《诗经》中已有使用,表示恭敬、严肃。两个字的结合,形成了“峻肃”这一复合词,用以形容更加强烈的严肃和庄重感。
在**传统文化中,“峻肃”常与礼仪、规矩相关,体现了一种对权威和传统的尊重。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形容法律、纪律的严格执行。
“峻肃”一词给人以庄重、不可侵犯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高山、严冬或是正式的场合,带来一种敬畏和尊重的情感。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参加重要会议或仪式时感受到“峻肃”的氛围,这种氛围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保持严肃的态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峻肃的山峰,静默如历史的守望者,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solemn and severe”或“austere and dignified”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峻肃”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外在的严肃氛围,也反映了内在的尊重和敬畏。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恰当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峻】
(形声。从山,雋(jùn)声。本义:高而陡峭)。
同本义。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山峻高而蔽日兮。 、 《北齐书·高昂传》-山道峻隘。 、 《韩非子·奸劫弑臣》-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
【组词】
峻危、 峻朵、 峻岭、 峻绝
2.
【肃】
(会意。小篆字形。表示人战战兢兢,非常畏惧小心。本义:{恭敬})。
同本义。
【引证】
《训文》-肃,持事振敬也。 、 《左传·文公十八年》-忠肃共懿。 、 《诗·大雅·思齐》-肃肃在庙。 、 《国语·楚语》-又能齐肃衷正。 、 《国语·周语》-宽肃宣惠。 、 《汉书·五行志》-貌之不恭,是谓不肃。 、 《后汉书·邓皇后传》-入掖庭为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
【组词】
肃敬、 肃迓、 肃奉、 肃括、 肃修、 肃如、 肃服、 肃然、 肃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