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2:15
挑取: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从多个选项中选择或提取出特定的部分或项目。在实际使用中,它通常指的是精心挑选或筛选出最合适、最有价值或最符合要求的东西。
“挑取”一词源自汉语,由“挑”和“取”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挑”有挑选、选择的意思,“取”则表示拿取、取得。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挑取”这个词汇,用于更具体地描述选择和提取的行为。
在东方文化中,“挑取”常常与精挑细选、精益求精的价值观相联系,反映了人们对品质和选择的重视。在现代社会,随着消费主义的兴起,“挑取”在购物和消费行为中变得更加常见。
“挑取”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专注的。它让我联想到精心挑选和深思熟虑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伴随着对品质和细节的关注。
在我的生活中,“挑取”常常出现在购物和阅读时。例如,我会在书店里挑取几本感兴趣的书籍,或者在超市里挑取新鲜的食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挑取”:
在书海的波涛中,我挑取了 那一页页智慧的珍珠, 它们在时间的河流里, 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视觉上,“挑取”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仔细挑选的场景。听觉上,它可能伴随着轻轻的翻页声或物品的轻触声。
在英语中,“挑取”可以对应为“select”或“choose”。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也用于描述从多个选项中做出选择的行为,但“挑取”更强调了选择的精细和慎重。
通过对“挑取”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行为,还反映了人们对品质和选择的重视。在未来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如何恰当地使用“挑取”,以准确传达我的意图和选择。
1.
【挑】
(形声。从手,兆声。本义:挑拨,挑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挑,挠也。 、 《庄子·太宗师》-挠挑无极。 、 《汉书·高帝纪》-汉王欲挑战。 、 《史记·司马相如传》-故相如以琴心挑之。 、 《文选·枚乘·七发》。注:“窕当为挑。史记曰:‘目挑心招’。张晏汉书注曰:‘挑,娆也。’”-目窕心与。 、 《列子·杨朱》-媒而挑之。
【组词】
挑三豁四、 挑头子、 挑眼、 挑茶斡刺、 挑缀、 挑拨弄火、 挑引、 挑泛、 挑招、 挑狎、 挑情、 挑发、 挑谑
2.
【取】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取,捕取也。 、 《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 《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