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1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19:23
“刁钻刻”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言行尖酸、刻,不易相处,常常带有贬义。其中,“刁钻”指的是狡猾、难以对付,“刻*”则指的是待人接物缺乏宽容和同情心,言语尖刻。
在文学作品中,“刁钻刻*”常用来描绘那些性格复杂、不易相处的角色,如某些反面人物或性格扭曲的主角。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形容某人的言行让人感到不舒服或难以接受。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学,这个词汇可能用于分析某些人的行为模式。
“刁钻刻*”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其形成与古代社会对人际交往的道德评价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其使用频率和接受度可能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和“仁者爱人”,因此“刁钻刻”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为不道德或不受欢迎的。在现代社会,随着人际关系的复杂化,这个词汇的使用也更加频繁,尤其是在描述那些难以相处或行为不端的人时。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不愉快的人际交往经历。它可能引发对那些言行尖刻、不易相处的人的回忆,影响人们对这类人的看法和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言行刁钻刻*的人,这些经历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例如,我们可能会学会如何更好地与这类人沟通,或者如何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
在创作中,可以将“刁钻刻”这个词汇融入到角色塑造中,创造出性格鲜明、复杂的人物形象。例如,在小说中,可以通过角色的言行来展现其刁钻刻的一面,从而丰富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在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些尖锐的物体,如尖刀或尖刺,象征着言语的锋利和伤害性。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刺耳的声音,如尖锐的笑声或刻*的评论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词汇来实现。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sharp-tongued”和“mean-spirited”来形容类似的行为。
“刁钻刻”这个词汇在描述人际交往中的负面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们识别和理解这类行为,还促使我们在自己的言行中避免成为这样的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提升我们的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至关重要。
一则里头有贵妃照应,二则故旧好亲戚多,三则你家自老太太起至于少爷们,没有一个刁钻刻薄的。
1.
【刁】
乖巧,机灵。
【引证】
《再生缘》-这话实在刁的,说到我心里了。
[方言] 稻、麦、谷、高粱等抽的穗。
2.
【钻】
钻孔的器具。
【引证】
《说文》-钻,所以穿也。从金,赞声。 、 《方言九》-钻谓之鍴。 、 《国语·鲁语》-其次用钻笮。 、 《字汇》-钻,穿物之锥也。
钻石的简称。
【引证】
《海国见闻录》-钻有五色,金、黑、红者为贵…
【组词】
十七钻的手表;钻戒、 钻珠
3.
【刻】
(形声。从刀,亥声。本义:雕刻,在木头上雕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刻,镂也。 、 《尔雅·释器》-金谓之镂,木谓之刻。 、 《礼记·哀公问》-器不刻镂。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
4. 【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