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3:41
刃器:刃器是指具有锋利边缘或尖端的工具或武器,主要用于切割、刺穿或砍劈。这个词通常指的是那些设计用来利用其刃部进行工作的物品,如刀、剑、匕首等。
刃器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于“刃”,即锋利的边缘,加上“器”,即工具或物品。在古代汉语中,刃器一词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使用范围基本保持稳定。
在不同的文化中,刃器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日本文化中,武士刀(Katana)不仅是武器,也是武士身份和荣誉的象征。在西方文化中,剑常常与骑士精神和英雄主义联系在一起。
刃器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恐惧,因为它与伤害和暴力有关。同时,它也可能激发人们对工艺和技术的欣赏,尤其是对于那些精工细作的刀具。
在日常生活中,刃器可能用于烹饪、露营或其他需要切割工具的场合。例如,一把好的厨房刀可以极大地提高烹饪效率和乐趣。
在诗歌中,刃器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无情或爱情的锐利:
“爱情如刃,轻轻一划,便留下永恒的痕迹。”
刃器的视觉联想可能是闪亮的金属表面和锋利的边缘。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刀刃切割物体时的声音,或是金属摩擦的尖锐声。
在不同文化中,刃器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方式各异。例如,在中东地区,弯刀(Scimitar)是一种传统的武器和装饰品。在非洲,某些部落使用特殊的刀具进行仪式和战斗。
刃器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物理工具,也承载了文化和情感的丰富内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刃器的多重含义和象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和深刻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刃】
(指事。小篆字形,在刀上加一点,表示刀锋所在。本义:刀口,刀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张舜徽注:“许云象形,而实指事。今俗称刀口。”-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 《书·费誓》-锻乃戈矛,砺乃锋刃。 、 《荀子·议兵》-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斩。 、 《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组词】
刀刃;迎刃而解
2.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