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1:09
刃面: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刀具、剑或其他切割工具的锋利边缘部分。它强调的是工具的切割面,即用于切割、削减或穿透物体的表面。
“刃面”这个词源于古汉语,其中“刃”指的是刀的锋利部分,“面”则指的是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被用于专业和技术语境中。
在许多文化中,刀具和剑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力量、保护和牺牲。因此,“刃面”这个词也可能在这些文化背景下承载着特定的象征意义。
“刃面”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尖锐、危险和力量。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安全和保护的思考,也可能唤起对暴力和冲突的警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厨房里使用过带有锋利刃面的刀具,体验到它的高效和便利。这种体验让我更加欣赏工匠对刃面精细打磨的技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刃面”:
月光下,刃面闪烁,
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每一次挥舞,都是对黑暗的挑战,
刃面,见证了无数的胜利与牺牲。
想象一把古老的剑,刃面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伴随着金属摩擦的声音,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让人感受到一种古老而强大的力量。
在英语中,“刃面”可以对应为“blade”或“edge”,这两个词在英语文化中也有着类似的象征意义和使用场景。
通过对“刃面”这个词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象征意义。这个词不仅在专业领域中有着精确的定义,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和掌握这个词,对于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化背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刃】
(指事。小篆字形,在刀上加一点,表示刀锋所在。本义:刀口,刀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张舜徽注:“许云象形,而实指事。今俗称刀口。”-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 《书·费誓》-锻乃戈矛,砺乃锋刃。 、 《荀子·议兵》-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斩。 、 《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组词】
刀刃;迎刃而解
2.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