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5:52
词汇“分三别两”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将事物分成三部分,再分别处理两部分,强调处理问题的细致和周到。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不遗漏任何细节。
在文学作品中,“分三别两”可以用来形容主人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态度。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赞扬某人做事细致。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工程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项目管理的精细程度。
“分三别两”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数字“三”和“两”的特殊重视,这两个数字在汉语文化中常常代表完整性和平衡。
在**文化中,细致和周到被视为重要的品质,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以认真、负责的正面情感反应,联想到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描述自己在处理家庭事务时的细致态度,比如在规划家庭旅行时,我会分三别两地考虑每个细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分三别两,细数花开几许。”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细致的工匠在分三别两地雕刻一件艺术品;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一首节奏缓慢、细致入微的古典乐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aying attention to every detail”或“meticulous in one's work”,虽然不如“分三别两”那样具有文化特色,但也传达了类似的细致和周到的概念。
“分三别两”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不仅帮助我准确地表达细致和周到的态度,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文化中对细节的重视。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更使他惭愧的是,他分三别两,谁的是谁的。
1.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2.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3. 【别】
4.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