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7:52
词汇“期节”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组合,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方言中的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语境下的用语。由于其不常见,我们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期节”可能指的是特定的时间段或节日。例如,在农业领域,“期节”可能指的是作物的生长周期中的关键时期。在节日相关的语境中,“期节”可能指的是特定的节日或庆祝活动。
由于“期节”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期”和“节”两个字组合而成,分别表示时间段和节日。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期节”可能指的是重要的节日或庆典,这些活动往往与传统、或历史相关。
“期节”可能让人联想到欢乐、庆祝和团聚的氛围,尤其是在提到节日时。
由于“期节”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应用可能有限。在特定的社区或方言中,人们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特定的时间段或节日。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期节”来描述时间的流逝和节日的庆祝: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春耕期节,农民忙碌。
秋风送爽,果实累累,
中秋期节,家人团聚。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定时间段和节日,这些可能用不同的词汇来描述。
“期节”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重要的是理解它在特定领域或方言中的含义,并能够根据上下文正确使用。
1.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
2.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