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2:54
期考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在学期中或学期末举行的考试,用以评估学生对一段时间内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考试通常由学校或教育机构组织,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不同的语境下,“期考”的使用有所不同:
“期考”一词源于中文,由“期”和“考”两个字组成。随着教育体系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并保持了其基本含义。
在*文化中,期考被视为学生学过程中的重要**,往往伴随着家庭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它不仅是学生学业成就的体现,也是教育公平和质量的反映。
期考往往带给学生紧张和压力,同时也可能激发他们的斗志和决心。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期考则是评估和指导学生学*的重要时刻。
在我的学生时代,期考总是让我感到既兴奋又紧张。每次期考前,我都会制定详细的复*计划,希望能够取得好成绩。
在诗歌中,可以将“期考”融入描述学生生活的片段:
月光下,书页翻飞, 期考的脚步悄然临近。 心中有梦,笔下有光, 知识的海洋,我勇敢航行。
期考可能让人联想到安静的图书馆、深夜的台灯和翻书的声音。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期考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期考的概念和重要性相似,但具体的形式和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美国,类似的考试可能被称为“midterm exam”或“final exam”。
期考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不仅评估学生的学成果,也反映了教育体系的特点。了解和掌握“期考”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育文化和学策略。
1.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
2.
【考】
(形声。从老省,丂(kǎo)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考,老也。 、 《新唐书》-富贵寿考。
【组词】
考寿、 考终、 考终年
去世的父亲。
【引证】
《尔雅》-父为考。 、 《苍颉篇》-考妣延年。 、 《易·蛊》-有子考无咎。 、 《书·酒诰》-奔走事厥考厥长。 、 《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 《礼记·祭法》-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 、 《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五曰考终命。 、 《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组词】
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