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4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2:45
“下品”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质量低劣或等级较低的物品或作品。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低等的物品”或“次级的品质”。
在不同的语境中,“下品”的使用有所不同:
这些词汇在描述质量或等级时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与“下品”相似或相反的概念。
“下品”一词源于古代对物品等级的划分,如“上中下三品”,其中“下品”自然指的是最低等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到不仅仅是物品,还包括作品、行为等。
在**传统文化中,对物品和作品的评价往往非常重视等级和品质。因此,“下品”这个词在社会交往和商业活动中经常被用来表达对低质量物品的不满或批评。
使用“下品”这个词时,往往会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失望、不满或批评。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劣质、不值得信赖或不受欢迎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下品”来形容那些质量不佳的商品,提醒自己或他人避免购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繁华的市集,下品的货物无人问津,唯有那上品的珍宝,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看到“下品”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一些质量低劣的商品图片,或是听到人们对这些商品的抱怨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inferior goods”或“low-quality items”,它们在概念上与“下品”相似,但在使用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
“下品”这个词在描述质量低劣的物品或作品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质量的低下,还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对某物的评价和态度。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品】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品,众庶也。
【组词】
品人、 品事、 品物、 品供、 品象、 品庶、 品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