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4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46:18
“佐助”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辅助、帮助或支持的意思。它可以作为名词或动词使用,表示在某项任务或活动中提供协助的角色或行为。
“佐助”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佐”意味着辅助,而“助”则是帮助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常用来描述在政治或军事上的辅助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扩大到了更广泛的语境中。
在**文化中,“佐助”体现了集体主义和社会互助的价值观。在社会活动中,提供佐助被视为一种美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佐助”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合作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团队合作和共同努力,有助于激发正面的情感和联想。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社区服务活动中担任佐助的角色,帮助组织和执行活动,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佐助”:
在晨曦的光辉中, 我愿成为你的佐助, 携手共赴未来的旅程。
“佐助”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团队合作的画面,如一群人共同努力完成一个项目。在听觉上,它可能与鼓励和支持的声音联系在一起。
在英语中,“佐助”可以对应为“assist”或“support”,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个词都强调了帮助和支持的概念。
“佐助”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多功能的词,它不仅在字面上表示帮助,还在文化和情感上承载了积极的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佐助”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合作和互助的信息。
1.
【佐】
(本作左。形声。从人,左声。本义:辅助,帮助)。
同本义(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佐”常用于下对上、弱对强的帮助。上对下,强对弱时用“佑”)。
【引证】
《广雅》-佐,助也。 、 《墨子·贵义》-故周公旦佐相天子。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佐之。 、 《周礼·天官》-太宰之职,常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 、 《国语·周语下》-四岳佐之。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予佐尔贾。 、 蔡元培《图画》-佐以科学。 、 清·周容《芋老人传》-佐读勤苦。
【组词】
佐理、 佐事、 佐戎、 佐相、 佐佑、 佐检、 佐州、 佐谋、 佐治
2.
【助】
(形声。从力,且(zǔ)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引证】
《说文》-助,左也。 、 《小尔雅》-助,佐也。 、 《论语》。孔注:“犹益也。”-非助我者也。 、 《孟子》-九一而助。 、 《国语·越语下》-助天为虐者,不祥。 、 《孟子·公孙丑上》-予助苗长矣。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蔡元培《图画》-肤觉之助。
【组词】
助胆、 互助、 扶助、 资助、 助力